新闻中心

+

人民币汇率对进出口企业的影响

发布时间 : 2024-02-13 15:21:31

  汇率水平是影响进出口贸易的一个重大因素。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本币升值,意味着其它国家的货币贬值,在进行出口贸易的时候,同样的货物进口国需要拿出更多的本国货币,因此进口国可能转而求其它国的商品,不利于本国的出口。而本币贬值,意味这他国的货币升值,进口同样的货品需要更多的本币,不利于他国出口。本币贬值会造成贸进口企业的成本增加,如果商品的价格弹性又比较敏感时,企业无法提高售价将汇率上涨导致的成本增加转嫁给国内消费者时,企业的净利将减少严重时会导致企业亏损或者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例如:某进出口公司在2014年5月份以5万欧元在德国某公司购入一批商品当时欧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为8.67。因此,本批货物价格折合人民币成本约为43.35万元;2015年1月份,当时欧元对人民币的汇率降至7.18该公司以同样的价格购入同样的商品,折合人民币后的成本约为35.9万元。由于欧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下跌,商品成本无形中就下降了17%;如果假设该公司在国内市场上的售价不变,该公司的净利就会增加17%;可见汇率对于进出口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企业能把握汇率变化趋势,低买高卖的话就可以取得成本优势。

  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应对人民汇率的变化而导致的生产或者销售成本的变化,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呢?

  企业管理者应该紧跟世界经济发展方向,掌握外汇市场发展的动态,对汇率有前瞻性的预判。

  商业周期,又称经济波动,是指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交替的循环过程。西方经济学家一般把商业周期分为四个阶段:谷底、扩张、峰顶和衰退。一般来说,在经济衰退期间,总需求下降和物价下跌促使出口增长,进口减少。在经济衰退期国家往往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拉动内需,同时采取让本币贬值鼓励出口的汇率政策,但是当出现大量的贸易顺差时,本币又会升值,外汇汇率下跌。在经济扩张期间,总需求上升和物价上涨往往引起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引起通货膨胀。在经济扩张期,国家往往会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减少内需控制通胀,同时采取本币升值的汇率政策鼓励进口减少出口。但是到贸易出现大量逆差时,国家又会采用本币贬值,外币汇率上升的汇率政策来消除国际贸易逆差。

  一国货币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最终会导致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影响汇率。当一国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时人民币汇率对进出口企业的影响,其结果必然会造成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一方面引起出口商品价格上涨,削弱了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从而导致出口减少;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导致国内整个物价水平的上涨,相比之下,进口商品价格显得比较便宜,国内消费者就会将国内需求转向进口需求,从而导致进口增加。进口增加和出口减少必然使贸易收支趋于逆差。当贸易产生逆差时,国家往往会进行干涉,一方面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收紧国内货币的供给量,另一方面通过调节汇率使本币贬值来鼓励对外出口限制进口。反之,当一国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时,该国贸易收支就会趋于顺差,国家就会鼓励进口控制出口导致该国的汇率就会上涨,从该国进口商品的成本就会上升。

  在国内由于长期的贸易顺差,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导致人民币存在对外升值的压力。而中国政府为了保持经济快速的发展,满足对人民币需求量对内保持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即在市场上提供更多的人民币,这样便会导致人民币对内超发,引起通货膨胀。但是近十年以来中国房地产业发展速度过快,使得大量的人民币流向房地产业,变成固定资产。这样便能将部分超发的人民变成固定资产,无法再市场上流动,即超发的那部分钱变成了死钱来保持国内物价的稳定。对于进出口企业来说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未来几年时间内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压力一直存在,特别是人民币入篮作为能在国际上流通的国际货币之后升值压力更大。

  一国经济增长促使国民收入增加,总需求上升。在开放经济中,总需求上升通常会引起进口增加,出口减少,从而导致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国民收入增加在多大程度上促使国际收支逆差。如果该国对外贸易额在该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较大。随着国内经济和国民收入的增长,进口量会大幅度地增加,从而导致国际收支大量逆差。此时,国家为了消除大量的逆差会采取让本币贬值,外币升值的汇率政策减少进口鼓励出口。在过去20年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国民收入大幅提升,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是目前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口在整个中国经济中的比重不会减少,显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鼓励出口还是主要基调,贸易顺差在短期内不会消除。因此,人民币汇率对外在未来还是存在较大升值空间。

  各国资源分布、要素禀赋、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形成了其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以及进出口贸易结构的不同,进而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一般来说,在国际分工中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其贸易收支以及国际收支能够大体上保持平衡,甚至出现顺差。因此,从这些国家进口商品汇率相对稳定风险也比较小但是投机机会就相对来说较小。相反,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落后的国家,其贸易收支以及国际收支往往发生逆差,国家调控也比较频繁,进口商品时一定要时时掌握好汇率变化趋势减少汇率风险。

  综上所述,对于商品进口企业不仅要掌握本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更要实时了解世界经济的动向。对世界经济处于哪个经济周期、进出口国的货币供应、国民收入及经济结构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对近期或远期汇率做出正确的预判。

  此外,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企业应该对国内宏观经济有所了解,包括国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及进出口贸易政策等。特别是直接控制政策、相关的法律、规章以及行政手段,限制和干预对外经济活动,以保持企业对外进口的成本优势。

  (1)关税措施。经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主持下的多次关税减让谈判,大多数国家的名义关税降至较低的水平。但是,仍然有不少发达国家通过征收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以达到限制进口,平衡贸易收支的目的。

  (2)非关税措施。非关税措施名目繁多,常见的主要有:进口配额、自动出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制、技术壁垒,如严格、苛刻的技术标准和法规;各种形式的质量认证和评定制度;苛刻的卫生、安全、标签和包装标准;绿色壁垒以及其它限制进口的措施,如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进口最低限价制和禁止进口;进口押金制以及海关估价制。

  (3)鼓励出口的措施。通常采用的鼓励措施有: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担保制、出口补贴、商品倾销、外汇倾销等。

  最后,因汇率变动使得以外币表示的企业合同现金流量兑换成国内货币价值时存在损失的风险。由于这些合同现金流量的清偿会影响企业国内货币现金流量,因此会产生交易风险。交易风险来自于合同固定价格受汇率随机变动的影响。企业可以通过金融工具规避外汇变化所带来的风险。例如,企业从事长期外币借贷、货币远期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利率和货币互换等,而且在必要时,可以延长这些合同的期限。

  远期外汇交易的功能在于锁定成本和转嫁风险。在以浮动汇率制为背景的市场环境下,外向型企业要涉及进口付汇;出口收汇以及外债偿付方面的外汇风险。以出口收汇为例。进出口商从订立销售合同到收付货款,通常要经过1 ~ 3个月的时间。在这一期间,出口商很可能因外汇汇率下跌而遭受损失。例如,某中国出口商卖给美国进口商一批货物,价值为100万美元,60天收到货款。按当时1美元=6.8人民币的汇率计算,出口商60天后可收到680万人民币。但是,出口商担心60天收款时,人民兑美元汇率从1美元= 6.8 人民币跌至6.5 人民币,出口商就要损失30万人民币。为了确保出口的人民币的收入,防止美元汇率下跌而遭受交易风险,出口商在与进口商签订贸易合同的同时,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假如按1美元=6.8人民币的汇率、期限60天,卖出100万美元远期。如果于到期日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跌至1美元 = 6.5人民币,则出口商可以避免美元汇率下跌而造成的损失。这是因为,出口商于60天到期日收到进口商支付的100万美元,并用这笔美元交割远期合同,就能确保其预期的680万人民币出口收入。

  转嫁交易风险的最直接和普遍的做法是,采用远期外汇合同。为了转嫁外汇风险,企业以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卖出同等交易金额的外币,换成相应数额的本币。于合同到期日,不管即期汇率如何变化,企业只要用合同应收款项,履行其远期合同即可。因此,通过远期外汇市场保值,企业的净风险变为零。但是,如果未来即期汇率高于远期汇率,则公司不能享受汇率上涨带来的利润。

  然而,重要的是,上述分析具有事后性质,而且没有人能确切知道未来即期汇率的变化趋势,企业必须在事先决定保值与否。归根结底,企业是否进行保值取决企业对未来汇率变化的趋势的判断,以及企业对未来风险的反感程度:风险反感程度大的企业,采用保值的可能性就越大。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国内外货币市场的借贷来转嫁交易风险。根据上述例子,出口商品的公司,首先借入外币——美元,然后将这笔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并将人民币按人民币利率存入银行。于贷款到期日,出口公司将用美元应收款项偿还美元贷款。如果商品出口公司借入的美元数额与贷款到期日出口商品所得到的美元应收款项相等,则该公司的净汇率风险降至零,该公司将于贷款到期日得到相应数额的人民币。

  但是,远期和货币市场保值的一个共同的缺点是,这些方法完全消除了外汇风险。其结果,企业不得不放弃从汇率的有利变动中获利的机会。假定即期汇率于远期合同到期日高于贷款当日的即期汇率或者高于远期外汇市场的汇率。在这种情况下,远期市场保值和国内外货币市场借贷转移的方法就失去了远期汇率上涨带来的利润,该公司就会对其决策感到后悔。

  因此,就产生了第三种规避外汇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的金融工具——货币期权交易。期权交易为转嫁外汇风险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的选择。

  假定在柜台市场上某出口企业购买了一份100万美元,执行价格为1美元 = 6.8 人民,到期日为一年的看跌期权。假定期权费(价格)为每人民币0.02美元。该企业支付了2万美元(0.02美元×100万)的期权费。这种交易授予该企业按 1 美元 = 6.8美元卖出100万美元的权利,而不是义务。

  该企业必定执行其美元看跌期权的权利,将100万美元兑换成680万人民币。期权保值的主要优点是,企业可以决定是否于到期日根据即期汇率执行其权利。出口商预先支付了2万美元期的权费折合人民币13.6万。这样当汇率跌至6.5时,企业还是能以6.8的汇率卖出100万美元,得到人民币680万除去期权费该企业就能保证在汇率下跌的情况获得16.4万的收益。

  综上所述,人民币汇率对进出口企业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企业需要根据汇率变化的趋势,适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或者使用不同的金融工具来保证企业的进出口成本最优风险最小化。

×
全国服务热线 : 0898-08980898